“感谢法官同志,这么热的天一趟趟跑,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不然这钱不知道要拖到啥时候。”李某拿着报酬,感慨地说。
案情回顾

去年冬天,某门窗店经营者李某来到红兴隆人民法院青山人民法庭求助。去年夏天,李某为张某装修了房屋,但完工后张某却以装修质量不合格、导致房屋雨天漏雨为由,拒绝支付剩余的劳务报酬。法官第一时间联系了张某了解情况。张某情绪激动,坚称李某装修敷衍了事,不仅拒绝付款,还要求李某赔偿其维修损失。
为了妥善化解纠纷,法官到张某家实地踏查了解情况,经过细致查看,由于冬季积雪覆盖,张某家房屋棚顶及墙面损坏的具体原因难以通过现场勘查确认,且张某提供的视频资料也无法清晰界定责任,双方对是否启动鉴定程序存在分歧、僵持不下。此时若仓促调解不仅不能化解矛盾,反而可能激化矛盾。经过法官耐心劝解、双方当事人协商后决定,次年雨季来临时,再共同现场查验,并视查验结果协商依法处理。
今年6月,几场大雨过后,李某联系法庭表示已到查验时机,法官立即行动前往张某家中。查验过程中,张某及其家人情绪激动,反复指责李某施工不负责,并出示了自行找人维修的费用单据,要求李某承担全部维修费。李某则强调工程完工后张某已亲自验收确认,现在出现的漏雨问题与其装修无关,可能是房屋本身老化或其他原因所致。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现场陷入僵局。
面对剑拔弩张的场面,法官先安抚双方情绪,引导大家理性冷静面对问题。接着,法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承揽合同验收和瑕疵责任的相关规定,清晰阐明各方权利义务,并从邻里和谐、诚信经营的角度,劝导双方互谅互让。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耐心劝导和反复协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某当场扣除部分维修费用后,一次性支付李某剩余劳务报酬。一场持续近一年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从“冬日求助”到“夏日验雨”
历经季节更迭与情绪起伏
这起纠纷终于迎来“雨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