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执”讲给你听 | 从“颜值投资”到“债务深渊”

发布时间:2025-04-21 08:00:10


     社交媒体时代,“颜值即正义”的魔咒正将青少年困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镜子迷宫中。从美妆博主“沉浸式化妆”教学,到医美机构“零首付分期”套餐,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在强化“不美即落后”的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红兴隆人民法院南横林子人民法庭秉承着“如我在执”的理念,执结了一起刚刚成年的被执行人因医美引发的借款合同纠纷。

案件回顾

     2024年,刚刚成年的李某某便踏入了上海市的一家医美机构,并从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款3万元用于医美,约定每月定期还款,但李某某并未按期还款。该贷款公司对债权进行公证后,向法庭申请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电话联系被执行人李某某,语音显示李某某的手机号已注销。后通过社区走访调查联系到李某某的父亲,得知李某某在14岁的时候便已离家出走到处打工,只有在李某某缺少生活费时才会联系父母。执行干警向李某某的父亲李某告知案件执行情况,在得知执行案件会影响孩子的征信情况后,李某表示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是愿意替她一次性还清贷款。

     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执行干警将被执行人家庭困难的情况向申请人告知,申请人表示愿意放弃全部利息,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李某替李某某一次性给付所有贷款,至此该案件顺利执结。

     案件执结后,执行干警耐心劝导李某要及时与李某某取得联系,从情感上多多予以关心,教育引导李某某不要过度沉溺于医美,更不要为了医美而借贷大额钱款,要理性消费,正确认识“美”,理解“美”,用积极向上的方式重塑人生目标。

法官提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整形美容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本无可厚非,但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非理性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不仅会透支个人信用,更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邢曦白    

文章出处:红兴隆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