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红兴隆人民法院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重大使命责任,持续落实“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用好“三争”晋先总抓手,始终坚持政治统领,扎实推进司法改革,全面从严管党治院,严格公正司法、狠抓提质增效、做实定分止争,以改革精神和实干实绩奋力推进红兴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和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力争实现“三年上台阶,单项工作成果突出,争创国家级先进奖项”的第三年《红兴隆人民法院五年发展纲要》目标。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深化党建文化“红法模式”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五维党建”品牌,围绕“四强”党支部建设,做实“一支部一品牌”,对照“八思八问”做实剖析党性问题与整改业务问题有机结合,进一步厘清工作目标、健全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优化监管体系,促推党建与业务融合效能整体提升。以“荒火文学社”创建为依托,以文艺创作丰富法院文化建设内容,有组织地加强法院文艺创作者的交流、学习,为红兴隆人民法院文化阵地建设发现、培养人才,打造“荒火”文化矩阵。
推动多元化解,
深化多元解纷“红法模式”
深化“1+2+3+N”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全面融入辖区两个分公司“善治”基层治理格局。建立涉及“家事、交通、医疗、物业、供热”等多领域的行业特色解纷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用好、推广好“化解矛盾时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把握双方感情契合点、寻求矛盾化解突破点”的“三点突破”调解法,把自愿合法原则和实质解纷理念贯穿调解全过程,推动实质化解纠纷、促进案结事了。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人民法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做实“百名干警走访千家万户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用好义务(特邀)调解员,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及时有效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牢记“国之大者”,
深化服务大局“红法模式”
精准服务辖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持续深化落实“四全”司法服务,继续发扬“服务‘三农’二十条司法举措”“三暖行动”等优秀经验做法,强化司法保障措施。畅通“涉农、粮食、黑土地保护案件绿色通道”,切实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和农民利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出台《红兴隆人民法院司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用好“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统筹运用法治手段保障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及时回笼,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压实管理责任,
深化提质增效“红法模式”
加快推进审判理念转变,树立践行“大管理观”,以“六清管理”强化重点工作落实,统筹案件全周期“精、准、细、严”的闭环管控,重视个案全程释法说理和判后答疑效果,多关注、思考、分析类案成因,敏于发现案件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促推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法治效果。以极端负责、极其用心、极为精细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起案件、每一个办案环节、每一名当事人,以优质司法服务满足新时代群众的司法诉求,将服判息诉工作做到极致,最大限度保证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深化自我革命,
打造廉政建设“红法模式”
持续锤炼“三实”作风,进一步激发“三争”晋先效能,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落实好干警名誉保护和不实举报澄清制度,落实从优待警各项制度措施,为干警排忧解难、撑腰鼓劲、减压赋能。立足新时代龙江法官“十个始终十个做到”职业素养建设,强化政治历练、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引导干警自觉用职业良知、道德、操守约束自己。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纪律教育机制,使纪律教育贯穿干警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