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良知比司法能力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4-09-29 09:40:33


    《圣经》中有句话:“我们知道法律体现着正义,但这也要人能正确地运用它”。法律本身仅是死物,徒法不足以自行,必须由人来操纵,人是司法公正的核心。良知是做人的根本,法官的良知是司法公正的保证。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先生曾对法官之品格做了精辟的论述:“虽有完善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有彻底的法学之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诱,物欲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则反而以其法学知识为作奸犯科之工具,有如为虎添翼,助纣为虐,是以法学修养虽为切要,而品格修养尤为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官的良知比法律更重要。我们可以淡化技巧的刻意追逐,但不能忘记对道德追求的精益求精。

    曾读过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是以十九世纪末的美国为背景,那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遍地黄金”的时代,但有很多人包括道貌岸然的议员、政客们,借机会假公济私,投机取巧,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中饱私囊。所谓“黄金时代”, 只不过是个表面繁荣,内里虚空,矛盾重重的“镀金时代”。 “萝拉的审判”是我读《镀金时代》印象最深的一部分,萝拉是华盛顿政界著名的交际花,因与赛尔贝上校发生感情纠葛,在大白天众目睽睽之下枪杀了上校,因而被推上了被告席。萝拉认识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并请了很能表演、很有气势的著名律师布雷木,检察官和律师花了好多天选出了十二名荒唐可笑的陪审员,布雷木多次在陪审团面前灌输他编造的对萝拉有利的煽情故事,并通过诡辩使得陪审员跟随、认可他的思维,最终判得萝拉无罪,当庭释放。小说中的描写无比荒唐,人命大事交由十二名无知陪审员来裁决,作者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讽刺着这种法文化。但实际上小说中的陪审团制度起源于英国,英国制度规定国王派出的法官在当地办案时可以挑选当地民众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慢慢这种制度被西方普遍适用。立法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但立法者不是可预见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据此为人们设定行为方案的超人,尽管他们竭尽全力,仍会在法律中留下星罗棋布的缺漏和盲区。那么对法律的原则和精神的理解才是法律人的生命,因此“除了法律人的人格外,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以保证实现正义。”

    看完这段小说让我想起了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哈罗德在一次开学典礼上,曾经送给法学院新生一句谚语:“永远别让你的技巧胜过你的品德。”这句话警示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不能仅仅关注法律知识和庭审技巧的培训,更要锻造法律人的道德品性,良知比司法能力更重要。

文章出处:红兴隆农垦法院 审管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