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法榜样·凡人小事篇|21年纠纷2天解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0:01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即日起,红兴隆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辟“红法榜样·凡人小事篇”专栏,推介一批扎根审判一线,用汗水和心血投身司法事业的法院工作者,展播他们为群众做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调处“小矛盾”的“凡人小事”,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红法人,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红兴隆人民法院2023年度“优秀法官” 张慧
21年借贷纠纷 法官2天化解
“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法庭,毕竟这事已经时隔二十多年了,没想到咱们法官办事效率这么高,2天时间就帮我把钱要回来了,太谢谢了!”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张慧仅用2天时间就化解了双方矛盾,让昔日友情冰释前嫌,触动真情,案件得以解决。用高效解纷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法官,我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女儿还患有疾病,这个借条时隔多年,字迹也有些模糊了,我现在也联系不到他们,这可怎么办啊,钱还能要回来吗?”车某向张慧着急的说。
“您不要着急,先坐下来,把详细情况跟我说一说。”
2003年,李某和王某以种植水稻急需资金为由,向车某和张某(车某丈夫)借款13200元,约定月息2分,半年还清,但李某、王某始终未偿还该笔欠款,后李某、王某搬离本地到外地居住,车某无法联系到两人。现张某去世,女儿身患疾病,车某急需这笔款项为女儿医治,无奈之下向法庭求助。
张慧在进一步与车某了解详细情况后,发现车某无法提供李某、王某的身份信息,仅知道两人的名字,留有一张部分破损且字迹模糊的欠条。
为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张慧采取多方联动的方式,与辖区公安机关对接,在民警帮助下确认李某和王某身份信息,在通信公司帮助下,确定李某和王某联系方式。
随后,张慧通过电话与李某和王某取得了联系,劝导二人到庭调解。调解过程中,张慧耐心地向二人释法明理,告知相关法律法规,经过两个小时耐心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李某、王某当庭将所欠借款及利息共计6万元偿还给车某。车某收到转款后激动不已,接连向张慧表示感谢。
一件“小事情”、一个“小岗位”,平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连着大民生的“大情怀”。张慧常说:“工作中多做一点就能多向前迈一步”。而她的这股拼劲,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在法院的这个大家庭里,一同把群众的小事解决好,把法院的作用发挥好,将对法律的忠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融入到了审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责任编辑:张雪冬 文章出处:红兴隆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