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止纠纷于前端 化矛盾于微澜 绘就乌苏江畔基层治理新“枫”景 发布时间:2024-03-05 08:10:22
人民法庭作为法院的“神经末梢”,身处基层,承担着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即日起,红兴隆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专栏,全方位展示红兴隆人民法院各基层人民法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
法庭“枫”景之红旗岭人民法庭
红兴隆人民法院红旗岭人民法庭位于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旗岭农场有限公司境内,地处完达山麓乌苏江畔。近年来,红旗岭人民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辖区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大联动”聚焦“微治理”,以法治“三为”促辖区“三治”,绘就共建共治无障碍、服务下沉零距离、能动司法治未病的乌苏江畔基层治理新“枫”景。
四级联动,以法治“共为”促辖区“共治”
红旗岭人民法庭立足辖区实际,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与辖区作业站、社区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充分发挥辖区127名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探索形成了“网格员+社区便民服务点+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人民法庭”的四级矛盾纠纷梯次化解、分层过滤体系。同时,与辖区党委深化联动工作机制,列席党委会议,针对潜在社会风险、多发共性纠纷提供司法指导意见,真正实现了变“法院主抓、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协同共治”。
在一起因喷洒农药“误伤”邻地而引发的纠纷中,黄某和李某的承包地相邻,黄某给自家田地喷药时,由于操作不当,致使药雾飘落到李某家的玉米地里,造成李某所种植的玉米绝产,无奈李某只能改种大豆。后双方签订协议,约定年底黄某按照市场上玉米与大豆的差价进行赔偿,但黄某年底卖粮后未按照协议约定履行给付义务,李某向法庭求助,要求黄某赔偿玉米改种大豆差价103160元。为及时保障农户合法权益,法庭当即开启“涉‘三农’案件绿色通道”,法官详细了解李某承包地产量、辖区同等土地平均亩产、当年玉米和黄豆价格,联合作业站工作人员、农场产业营销部工作人员实地探查,对玉米地受损面积、程度和产量、市场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量,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法官主持,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一场即将对簿公堂的纠纷最终通过诉前调解得以圆满解决。
用心用情,以法治“善为”促辖区“善治”
树立善意司法理念是新时代能动司法的本质要求。红旗岭人民法庭坚持“情、诚、事、理、和”五字工作法,为减轻农忙期间群众诉累,法庭从服务辖区大农业生产特点和群众需求出发,推出“庭长接待日”“巡回解纷日”“法官说法日”等特色司法服务,把化解纠纷的过程变成与群众“交心”的渠道,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一起侵权责任纠纷中,田某雇佣万某、王某为其收割水稻,董某义务帮助田某收割水稻。在收割过程中,收割机发生故障,董某协助修理时,被收割机飞出的铁销子击伤右眼,经医院诊断为右眼晶状体脱落。董某认为田某、万某、王某都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故找到三人协商,但由于各方对于责任划分及赔偿金额分歧较大,多次协商未果。董某无奈之下诉至法庭。为进一步还原案情、划分责任、定分止争,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官将调解现场搬到田某的水稻地,认真倾听当事人的表达与诉求,针对争议焦点,结合类似案例,耐心细致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各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逐渐缩小争议差距,最终促使各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该起纠纷得以化解。
把脉开方,以法治“有为”促辖区“有治”
为做好案件办理的“后半篇”文章,红旗岭人民法庭针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普遍性问题,充分发挥司法建议“把脉开方”作用,将个案办理延伸到行业治理,推动实现“药到病除”“治标治本”。
2023年7月,红旗岭人民法庭受理了某银行8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2020年至2021年,李某等20人与某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向银行借款180余万元。借款到期后,李某等20人未按约定还款,银行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法庭。案件受理后,法官赶赴宝清、五九七、双鸭山、佳木斯、香兰等地上门送达、调解,耐心向当事人分析案情、释法明理。最终,在法官的努力下,8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均顺利达成调解协议,明确约定了还款金额和还款期限。案件虽然调解结案,但为了从源头上堵塞行业管理漏洞,红旗岭人民法庭深入分析研判案件成讼的原因及某银行在贷款管理中的短板和漏洞,围绕信用评估、个人信息、财产状况审查及增加申请贷款人送达地址和电子送达方式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司法建议,某银行回函采纳了司法建议,立即着手对借款合同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并运用到借款业务中,进一步提升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法治同行,共绘新“枫”景。红兴隆人民法院红旗岭人民法庭将不断拓展参与基层治理的深度和广度,以“三为”促“三治”,筑牢共建、共治、共享诉源治理之基,以司法之力维护一方平安、守护一方公正、促进一方发展。
责任编辑:张雪冬 文章出处:红兴隆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