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讲给你听|12年尘封!“韧性”执行不放弃 群众“心病”终化解 发布时间:2024-03-01 07:51:12
“执”则有力
“行”则必达
“执”的是公平正义
“行”的是为民温度
红兴隆人民法院坚持依法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在执行过程中,既做到了因人而异,又做到了因案而异,变换执行方式,有效解决执行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即日起,红兴隆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执’讲给你听”专栏,全面记录红兴隆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执行理念开展执行工作的典型案例、亮点工作、创新举措等,展现人民法院司法新作为。
“真是不敢相信,这么多年了,这笔钱终于拿回来了,非常感谢你们!”拿到案款的申请执行人朱某对着执行干警激动地说道。
近日,一起长达12年的借款合同纠纷在红兴隆人民法院宏图人民法庭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案情回顾
2003年至2012年,刘某相继从朱某处借款人民币共计46000元,到了双方约定的还款期限后,刘某并未偿还欠款,经朱某多次索要无果,最后甚至无法与刘某取得联系,朱某焦急万分,故诉至法庭。案件办理过程中,经法庭干警多方寻找未能联系上刘某,法庭依法向刘某公告送达相关文书,并公开开庭审理。2013年9月,法庭依法判决刘某偿还朱某借款本金46000元。
随后,朱某向法庭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受理后,因刘某“失联”,执行干警始终无法找寻到其下落,且经多方查控未发现刘某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但是执行干警始终没有放弃查找被执行人刘某的财产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1月,执行干警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到被执行人刘某名下银行账户有存款,遂立即采取了冻结措施,依法扣划了刘某银行存款8470元。被执行人刘某得知银行卡被冻结后主动通过电话联系法庭。在与刘某沟通的过程中,执行干警多次做刘某的思想工作,耐心向其释法明理,在执行干警的劝导下,刘某同意来到法庭和申请执行人朱某“面对面”协商。
几日后,被执行人刘某和申请执行人朱某来到法庭,在执行干警的几轮沟通协调下,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刘某当场给付现金38000元,余款1000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申请执行人朱某自愿放弃部分迟延履行利息。至此,这起案件顺利执结。
群众利益无小事。下一步,红兴隆人民法院宏图人民法庭将多措并举提升执行质效、强化执行力度,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张雪冬 文章出处:红兴隆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