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为诉源治理加“码” 为服务“三农”提速 “三暖”行动聚司法之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3-11-23 08:23:22


    近年来,红兴隆人民法院结合辖区大农业生产特点和群众需求,坚持把服务保障“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三农”高质量发展,以“三暖”行动为诉源治理加“码”,为服务“三农”提速,切实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暖春行动”
播好法治“种子” 助力春耕备耕

 

 

    春耕是一年农业生产的开始,也是农民一年期望的开端,更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为切实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红兴隆人民法院聚焦司法服务春耕备耕,开展“暖春行动”。一是播好司法服务“种子”,绿色通道“保”春耕。为充分保证农户不因诉讼耽误春耕备耕,红兴隆人民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及基层人民法庭立案窗口开辟“涉三农案件绿色通道”15个,对涉农案件专项标记,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审结、优先执行,建立“三农”案件工作台账,实现“一案一档”跟踪管理,形成“一案一策”研究审理思路,实现立审执全流程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全面提升防范化解“三农”领域重大风险的能力。二是播好定分止争“种子”,巡回审判“护”春耕。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法庭干警贴心上门服务,变“等案上门”为“办案到作业站”,坚持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把握双方感情契合点、寻求矛盾化解突破点的“三点突破”调解法,开启田间法庭、饭桌法庭、假日法庭、傍晚法庭等审理方式。2023年以来,累计驱车4600余公里,开展巡回审判70次,实地化解纠纷122件,从法律层面构建和谐共处的乡间邻里关系,做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普法一方。三是播好法治教育“种子”,精准普法“润”春耕。在3•15来临之际,组织干警走访辖区农资企业和农户,向农资企业负责人强调要严格查验供货商资质,做好采购、销售备案,严格把控农资产品质量。提示农户要谨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留存有效凭证,强化维权意识,并发放《服务“三农”法律知识200问》《服务“三农”白皮书》等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6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问题60余个,切实保护农户和农资经营者合法权益。2023年,辖区涉农案件量同比下降14.6%。
“暖秋行动”
深耕法治“田野” 护航秋收保丰

 

 

    秋收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期,对于确保全年粮食目标顺利实现意义重大,对于守牢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地处北大荒精神发源地的红兴隆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司法服务秋收保丰,开展“暖秋行动”,全心全力全面护航辖区群众秋收农忙,在广袤的黑土地上用法治秋风惠农促收。一是深耕基层党建“田野”,志愿服务助秋收。红兴隆人民法院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和红色基因淬炼政治品格,以“党建+”为根基,围绕“扎根北大荒,守护大粮仓”中心任务,推出“五维党建”品牌。11个党支部开展“结对子”活动,将人民法院党组织的司法专业优势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优势有机结合。组建秋收助农志愿服务队,在秋收农忙时期,党员干警下沉秋收一线,及时解决农户在秋收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深入田间地头,重点针对脱贫户、缺劳户、困难户等特殊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提前谋划、党员带头,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秋收一线。二是深耕秋收执行“田野”,优化执行提质效。开展“秋风”执行专项行动。加强对涉农案件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进行有效查控,依法快速冻结、扣押、拍卖等,活用各项强制执行措施,突出执行强制性,充分发挥执行工作对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垦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秋风”执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出动警力60余人,警车25辆,执结涉农案件129件,执行到位标的2635万元。三是深耕普法宣传“田野”,法治秋风入心田。成立服务“三农”普法宣传队19个,针对秋收时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情况,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结合涉农典型案例,宣传涉农法律知识,现场解答关于财产、土地、合同纠纷等相关法律问题,并向群众普及秋收卖粮、用工、民间借贷等法律知识和涉及的风险隐患,把秋收的田间地头变成了法治宣传的“大课堂”,有效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农户通过正确途径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累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5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问题180余个,切实将法律服务送到农户“家门口”。
“暖冬行动”
凝聚法治“力量” 守护冬储冬藏

 

 

    冬季供热是重要的民生大事,供热企业承载着千家万户温暖过冬的期盼,能够让群众过上一个舒心放心安心的温暖冬季就是最大的实事,红兴隆人民法院用实际行动保障辖区群众温暖过冬。一是凝聚司法为民“力量”,护航温度暖民心。组织干警实地走访辖区供热企业8家,向供热企业负责人送上《关于供热服务倡议书》,呼吁供热企业做好供热保障工作,确保冬季供暖整体供需平衡,保证供热市场有效运转。组织干警到辖区54户居民家中查看室内温度,发出《致辖区居民一封信》,提示辖区群众遇到涉及供热的纠纷,可向红兴隆人民法院及所属各人民法庭进行法律咨询。二是凝聚化解纠纷“力量”,多元解纷促和谐。某供热有限公司与多名拖欠供热费用户的系列供用热力合同纠纷受理后,红兴隆人民法院双柳河人民法庭将调解前置,法官多次走进供热企业详细了解情况,并与拖欠供热费的用户协调沟通,通过多方努力,这起供用热力合同系列纠纷均在诉前阶段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2023年至今,红兴隆人民法院已诉前化解供热纠纷32起,接受群众供热法律咨询40余次。三是凝聚前端化解“力量”,把脉开方“治未病”。红兴隆人民法院梳理近年来受理的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深入分析研判案件成讼的原因,结合案件的审理与执行,向辖区内多家供热企业集中发送司法建议,围绕供热企业合同意识、供热纠纷中证据留存、供暖政策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供热企业采纳了司法建议,并及时回函,表示将对司法建议中提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积极推动供热合同的签订和补签,进一步加大供暖政策的宣传等,从源头上减少供热双方的纠纷。2023年,辖区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量同比下降54.4%。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红兴隆人民法院不断强化司法服务“三农”意识,坚持司法兴农、司法便农、司法护农,深入开展“三暖”行动,以更加精准、精细的司法服务回应群众关切期盼。

责任编辑:张雪冬    

文章出处:红兴隆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