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抓前端、治未病 以司法建议“小切口” 做实推动社会治理“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3-08-14 08:15:31


    2023年,红兴隆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法院部署要求,制发《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实施方案》,围绕司法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精准“把脉”,持续加强司法建议能动性、实效性、规范性,共发出司法建议58份,同比涨幅高达262.5%。通过司法建议“小切口”,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院智慧。

为保障农业生产“献良策”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喷洒农药应用技术推广使用力度不断加大,因无人机管理及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引发了较多矛盾纠纷。

    2022年以来,青山人民法庭受理因无人机喷洒农药引发的纠纷达10件,且有持续上升趋势。法庭通过审理此类案件发现,因不同农作物之间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而造成的农作物损害纠纷,若鉴定检材灭失或不满足鉴定条件,将会导致被侵权人的合理损失难以得到赔偿。为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此类纠纷,红兴隆人民法院青山人民法庭梳理2022年以来受理的相关案件,深入分析案件成因及审理难点,向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发出司法建议,围绕无人机从业人员的备案登记、业务技能培训、管理区监督、种植结构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八五六农场有限公司采纳了法庭的建议并回函,表示已对司法建议书中所提及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

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开良方”

 

    近年来,“快e贷”在金融企业贷款中被广泛应用,用户通过线上申请、线上签订借款合同的方式贷款,已成为贷款业务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比起现场贷款更加方便快捷,但金融企业所面临的资金风险也紧随其后,极易引发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红兴隆人民法院卫星人民法庭梳理年初以来受理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深入分析研判案件成讼的原因及金融机构在贷款管理中的短板和漏洞,结合案件的审理与执行,向辖区内多家金融企业集中发送15份司法建议,主要围绕信用评估、个人信息、财产状况审查及增加申请贷款人送达地址和电子送达方式、要求申请贷款人提供担保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金融机构采纳了司法建议,并及时回函,表示将立即着手对所提出的借款合同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并运用到今后“快贷”借款业务中。

为民生“大事”“出良计”

 

    冬季供暖事关千家万户。目前,冬季供暖纠纷依然多发。纠纷双方往往各执一词。供暖企业指责供暖用户拒不缴纳供暖费用,而供暖用户则指责供暖企业达不到供暖标准、室温过低。双方各不相让。

    2023年5月,某供热公司将40余名拖欠供热费的用户诉至双柳河人民法庭,法庭将调解前置,经法庭干警详细了解情况并多次与拖欠供热费的用户协调沟通,40多起纠纷均在诉前阶段得到有效化解。纠纷虽得以化解,但近年来,辖区内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经过法庭干警走访调研发现,供热用户普遍反映供暖服务质量不高、供热企业服务内容有待完善。为源头化解此类纠纷,双柳河人民法庭对辖区供热企业发出司法建议,围绕供热企业合同意识、供热纠纷中证据留存、供暖政策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供热企业采纳了司法建议,并及时回函,表示将对司法建议中提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积极推动供热合同的签订和补签,进一步加大供暖政策的宣传等,从源头上减少供热双方的纠纷。

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良言”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之一。近年来,红兴隆人民法院围绕“院校共建 法治同行”的工作思路,坚持能动司法,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推动法治校园建设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2022年春,虎林市某农场多名学生因在校期间产生矛盾,放学后纠集到一起发生了肢体冲突。八名学生致邢某“脑震荡、鼻骨骨折、头部软组织损伤”等。邢某父母到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八名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补课费、精神抚慰金等各项损失近2.5万元。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干警第一时间为涉事学生的家长们组织了一次暖心普法,在释法解疑的同时为调解工作打牢基础,后又采取“背对背”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多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八名被告家长均按份额进行了赔偿,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案件调处过程中,法治副校长发现涉事的学生们缺乏法治意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对侵犯他人健康权的行为后果缺乏理性判断和预见。针对案件中发现的问题,红兴隆人民法院卫星人民法庭向辖区学校集中发出11份司法建议,并全部收到回函。

    司法建议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兴隆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紧密结合审判实践,做优做实司法建议工作,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张雪冬    

文章出处:红兴隆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