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小岗位大作为|奔走在边疆法治路上的女法官

发布时间:2022-08-11 08:28:47


她的同事说:“面对当事人时从没见过她不耐烦,听到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先坐下,慢慢说’,听到当事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你啊,多亏了你了’。”她就是饶河人民法庭负责人常海霞。

情怀源自于热爱,理想根植于信仰。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到法庭负责人,在饶河人民法庭工作的10年间,常海霞扎根边疆,肩负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待,潜心钻研业务,在北大荒这片热土上,用忠诚、干净、担当守护新时代的公平正义,守护辖区群众的幸福安康,护航辖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2018年,因工作需要,常海霞被调整到民事审判庭协助工作1年,1年后恰逢饶河人民法庭急需充实审判力量缓解案多人少突出矛盾,她主动请缨,回到饶河人民法庭工作,以对事业的赤诚、对同志的赤诚、对法律信仰的赤诚,对人民群众的赤诚,续写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敬畏。


案卷折射冷暖人生,司法应有温度。作为人民法官,常海霞严谨细致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热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寻求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点。

2019年,饶河人民法庭受理了一起特殊的民事案件,原告是一名残疾人,将仅有的积蓄出借,希冀通过获取利息维持生活。由于原告对法律规定了解不够透彻,未能有效保留向被告主张权利的证据,导致借款超过诉讼时效。开庭时被告态度十分强硬,拒绝调解、拒绝还钱。原告了解到胜诉的希望渺茫后,多次哭求法官对案件进行调解,常海霞考虑到原告确有实际困难,多次组织原被告进行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被告终于被打动,将本金偿还原告。结案后,原告为法官送上一面锦旗表达诚挚谢意,被告也为其曾经拒绝调解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常海霞将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司法审判工作的一言一行。

2016年,她审理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原告在为饶河农场某小区楼房提供房顶清雪服务的过程中,因防护不到位从楼顶跌落,受伤后被送往医院救治,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协议而诉至法庭。立案后,被告某建筑公司就开始托人说情,许诺以赠送财物为交换,要求在审理该案时予以照顾;原告也多次要求其在判决时予以倾斜,她断然拒绝双方,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审理该案,依法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此举得到了原被告双方的高度认可,多年后提起该案件,仍大赞其公平公正,清正廉洁。

身披法袍,心存道义;肩扛天平,只为天职。常海霞时常说:“百姓恳切的诉求和期待,就是激励每一位基层法官不断前进的源泉,要时刻牢记民生无小事,仔细审理每一宗案件,以行动书写柔情与正义,传播司法温暖和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张雪冬    

文章出处:红兴隆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