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背篼一副背绳,他把法庭背到田间地头。一枚国徽一腔热血,他把公平带到百姓心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法官,他很少坐在法院里高高的审判台上,而是用背篼背着国徽和卷宗翻山越岭,巡回办案。他叫郭兴利,是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开封人民法庭原庭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法官、最美奋斗者。
01背篼在肩 躬身为民
四川省剑阁县开封镇位于大山深处,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荆棘丛生,当时老百姓外出办事几乎全靠步行。
一天,郭兴利开庭审理一对老人状告儿女赡养的案件。当时定的是上午9点开庭,老人两个儿女也早到了,可是两位老人左等右等就是不来,快12点了两个老人才气喘吁吁地来到法庭,郭兴利一打听才知道,两位老人天没亮就出发了,在30多里的山路上紧赶慢赶,走了近7个小时才赶到……
虽然这个案件最终调解成功,但是郭兴利心里却没有一点的成就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把法庭搬出去,搬到老百姓家里去,法官多动腿,让群众少跑路。之后他便到集市上买了一个背篼,背篼上大下小,上面装国徽宽敞,下面装卷宗安全,就这样,郭兴利开启了巡回审判。开封镇辖区有15个乡镇,169个行政村,郭兴利都去过,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工厂学校都开过庭。
“他经常背个背篓”“他是个特别好的人”“他骑坏了好多辆自行车”“他是我们群众的大法官”这是老百姓对他的评价。群山之间,他背负行囊,以步为长,以心为宽,托起了一方民意。
上山下乡,走村入户,巡回办案,28年间他背篼背坏了十多个,鞋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足迹遍布方圆600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巡回办案2000余件,所办案件无一改判,无一重审,无一投诉,无一上访。他用背篼装着公平和正义,用双脚在山路上留下爱与奉献的诗篇。
02学英模 谈体会
一个背篼一副背绳,他把法庭背到田间地头;一枚国徽一腔热血,他把公平带到百姓心间。短短只言片语写出的不仅仅是一位优秀法官的责任和使命感,更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作为。
郭兴利同志的先进事迹时刻激励着作为法院干警的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将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才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才是一名人民法官的责任和作为。
——海林人民法庭干警 韩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