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好,福来到
小朋友们最兴奋
长辈们来给压岁钱
祝福健康快乐
压岁钱应该归谁呢?
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发出疑问
案情回顾
近日,红兴隆人民法院卫星人民法庭立案大厅接到一位父亲高某打来的法律咨询电话。过年期间,家里亲属朋友多,接连到家中做客,纷纷给高某的孩子压岁钱,少则几十元,多达数百元,加起来共3000余元,孩子收到压岁钱十分开心。考虑孩子13岁尚未成年,孩子的妈妈便要求代为保管,待孩子长大后一并归还,或作为孩子成长之需的支出。孩子则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有管理压岁钱的能力,因此与妈妈闹矛盾。
压岁钱到底应该归谁管?有这样疑问的家长和孩子不在少数。在温州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私自取走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56万元压岁钱,被丈夫和子女诉至法院。
对于这种现象,大家热议纷纷,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方认为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应该属于孩子所有,家长不能霸占。另一方则认为孩子收到压岁钱,作为父母,也要给对方的孩子数额相等甚至更多的压岁钱,孩子的压岁钱是通过家长之间财产的交换得来的,不能视为孩子自己的财产。
那么,从法律角度孩子的“压岁钱”父母可以随意处置吗?
《民法典》第657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按照此条规定,给孩子压岁钱属赠与行为,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接受。
根据《民法典》第19条、20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是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分界线,八周岁以下不能单独处置自己的压岁钱,可以交给家长代为保管。孩子年满八周岁后,有权利自己保管压岁钱。
针对文章开头的那位父亲高某的疑问,卫星人民法庭工作人员为其做了进一步解答:按照《民法典》规定高某的孩子13岁还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虽有权利自己保管压岁钱,但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仍要履行监管义务,并提醒孩子注意,支配或处置压岁钱要征求父母的意见,较大支出必须经过父母同意,避免发生不当支出或其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