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红兴隆人民法院从群众“急难愁盼”之事抓起、从“最恨最怨最烦”的地方改起,打通堵点、破解难点、根治痛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司法服务。
01围绕“请进来”,结合“走出去”,把群众“急难愁盼”之事找准找全
为了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之事、“最恨最怨最烦”问题找准找全,我们坚持开门纳谏。请进来,召开“开门纳谏”座谈会30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代表354人参加座谈,征求意见建议24条,制定整改措施;走出去,法院干警积极开展“五必进、五必访”普法宣传活动,走访企业28家、走访社区、学校、家庭20个,发放宣传单788份、收集问题建议86条,实地解决群众问题27件次。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的开展提供详实的资料数据,使司法为民活动的开展和各项措施的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
02围绕“你来办”,拓展“我来办”,努力破解群众“办事难”
在充分调研走访、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19项措施,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司法为民11大行动,在“家门口”诉讼行动中,通过加强巡回服务、送法上门,对于不便到法庭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到其所在的农场、社区、田间地头提供上门服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4件次。为了把诉讼服务工作向基层延伸,依托人民法庭,在辖区建立了14个社区便民诉讼服务点,推动诉讼服务资源力量下沉,畅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03围绕“民生事”,解决“愁盼事”,努力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
在“暖冬”行动中,时刻关注辖区百姓安危冷暖,向辖区供热企业发出《关于供热服务倡议书》20份,收到回信20份,向辖区27个农牧场居民发出《致辖区居民一封信》175份,收到回信127份,已审理涉供热案件纠纷89件,接受群众供热法律咨询21人次。在“一站式多元解纷进行时”活动中,南横林子人民法庭在处理41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时,积极推行立案阶段促调解,快立快调的工作方式,40起案件以撤诉或当即给付的方式在立案阶段调解结案,仅1起案件进入诉讼程序。
04围绕“强氛围”,突出“树品牌”,让群众感受到“办实事”的力度
加强宣传氛围,在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暖秋”“小岗位大作为”专栏,以充分展现红兴隆人民法院全体干警立足本职岗位,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一系列有力举措和动人事迹,现已累计发稿83篇,被省级以上媒体采用30篇,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1次,发布典型事例11个。突出品牌建设,建立了农垦首家法官工作室,以服务大农业为中心,切实将司法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群众事无小事,最是小事显担当。”通过一件件刚柔并济、主动出击、让审执工作更有力度与温度的“小事”,红兴隆人民法院全体干警设身处地推进角色转换,把“群众的事”变成“法院的事”,主动担责“办难事”,努力破解群众“办事难”,让人民群众在枝叶关情的点滴小事中感受司法温暖,让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更加放心满意。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P-oVqLnUoU3JOZIZhoXd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