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坚持群众路线 转变工作作风——双鸭山人民法庭

  发布时间:2013-10-29 09:10:00


    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党员干部队伍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干部中存在的一些以权谋私、作风不过硬、经济上不廉洁等现象,是人民群众最关注、议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关键问题。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干群关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切切实实为民办事,为民谋利,才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关键。

    一、走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一把手。作为党员干部要做群众的表率,干部要做党员的表率,领导干部要做一般干部的表率,要层层树标杆,个个争优秀。广大的党员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求真务实,自己首先要求真务实;要求别人锐意进取,自己首先要锐意进取;要求别人艰苦奋斗,自己首先要艰苦奋斗;要求别人清正廉洁,自己首先要清正廉洁。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又怎好张口要求别人去做。表率作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能够把周围的干部和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当做是老师,这样子才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走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的加强学习。

    学习是智慧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础。一个干部不爱学习,思想就缺少灵气,讲话就缺少底气,行动就缺少朝气,工作就缺少锐气。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好的作风作为树立良好形象、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

    三、走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的目的就是切实造福于民。

    群众利益无小事,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对干部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实际工作中,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利弊得失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政治上代表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走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就要以公正廉明取信于民

    公正廉洁是党员干部从政的基本要求,也是群众评判党员干部好坏的重要标准,无论政绩如何,只要腐败就会失去民心。“公生明,廉生威”,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公正廉明的形象,才有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因此,要大力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自爱,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常弃非份之想,常思贪欲之害。要守住清贫,耐住寂寞,经住诱惑,保住清白。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戒奢以俭,勤俭办事,廉洁执行,公正办案,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