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威严法袍,性格平和稳重,守护公平正义和保护人民利益是他的毕生追求。这就是红兴隆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法官董龙涛。在法院工作27年时间里,他怀着对法律事业的无比热爱,始终踏实工作、勤恳为民,忠实履行一名法官的神圣职责。
01忠诚担当,勇于作为
董龙涛同志长期在审判一线工作,具有多岗位工作经历,审判经验丰富。无论从事刑事审判工作、行政审判工作,还是审监工作,他都能够保持不忘初心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尤其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该同志积极投身其中,认真履职、依法办案、忠诚担当、勇于作为,严厉的打击了涉黑涉恶刑事犯罪,主审、参与和协助审理涉黑涉恶案件3件,涉案人数达53人,较好地完成了刑事审判任务,为辖区扫黑除恶斗争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02履职尽责,精益求精
2016年和2017年,董龙涛同志被抽调到上级法院专案组,协助办理一起重大涉黑案件。在这起重大涉黑案件中,他重点负责审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事实和证据。共审阅了涉案卷宗181册,归纳证据和制作阅卷笔录达30万余字共490页。向专案组提交补查建议67条,并针对案件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及时向专案组反馈意见7次共20余条。
庭审结束后,专案组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就是拟写审理报告和判决书,董龙涛同志按照专案组分工的要求,与专案组成员共同努力,反复多次修改,甚至为了一个词语、一个字更准确的表达而几次推敲,精益求精,最终完成了299页共16万字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03全心投入,以院为家
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不仅是一项庄严的审判任务,更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作为一名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以院为家,不分昼夜的开展工作。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他给自己制定了工作计划和预案,迎难而上,为顺利审结案件,熬通宵,查资料都是常态。
为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还群众一片朗朗乾坤,在面临母亲突发心肌梗塞,先后两次实施心脏支架手术的情况下,他为不耽误工作进程,忍痛没有请假护理,而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投入到案件审理中。就这样,骨头案件啃下去了,原本乌黑的头发也不知不觉中少了、白了。
董龙涛同志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办案能手”“办案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2014年和2020年均荣获“个人三等功”。
面对荣誉,他却说:“作为一名法官,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党和组织却给予了我这么多荣誉,我感到惶恐不安,我知道这既是荣誉,也是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迎接新的挑战而继续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