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庚子新年,疫情肆虐,多少前赴后继的逆行者奔向这没有硝烟的战场,这场疫情阻击战是检验党员干部的一块“试金石”,也是历练青年干警的一块“磨刀石”。红兴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的青年干警在老党员的感召下,义无反顾的参加了此次战役,他们没有带来史诗般的感动,但却温暖了红兴隆的寒冬。
有境界自成高格,经考验方见本色——于瀚博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更有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虽然我还没入党,但我是红兴隆人民法院的一个兵!我什么时候才能上战场......”这是法警队青年干警于瀚博的心声。自疫情暴发以来,他就每天都在做上战场的准备,心心念念的想要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看到院里抽调工作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时,这个90后的小战士没有丝毫犹豫,成为了红兴隆人民法院首批开展抗疫工作的支援干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值班时,于瀚博总是早早来到值勤卡口替换上一班的值班人员,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他总会细致地看一下当天的工作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在收队时再巡查一下,确认没有问题才离开。登记小区进出人员、检测过往居民体温、排查外来车辆等工作看似简单,他却一丝不苟的认真完成。虽然从警不过三年的时间,二十多岁的他在值勤工作中却显出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老成稳重。有一天,一位居民阿姨要出小区,于瀚博经过详细询问后发现这位阿姨并没有必要的事情,只是想出去溜达透透气,于是劝说她当前疫情严重不能随便出入小区,但这位阿姨情绪激动叫嚷着限制了她的人身自由,于瀚博理解这些居民内心的焦躁和不安,尽管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但他依旧隔着口罩微笑的劝说这位倔强的阿姨,最终这位居民返回了家中。事后,有人问他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或无理取闹是否会生气,他说,这些居民无非是害怕不安,他们出来无非也是想从他这里寻找一份心安,这个时候只要给与他们多一些将心比心的理解和安慰比什么都重要,作为一名司法警察,他以前是站在审判庭里、诉讼服务中心,现在是在群众的家门口守护他们,他觉得只要他站在这里就能为他们抵挡一切,心里就格外踏实。
心之所向是初心,行之所往显担当——王晨阳
“曾经无数次的听老党员们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时的我对这句话不甚明白,以为是人们内心之中对信仰的崇拜,直到此刻我才懂得,这份沉甸甸的信仰就是战疫的勇气和力量。”作为第二批支援防控的工作人员,法警队干警王晨阳在抗击疫情的心得体会上这样写道。带着义无反顾的决心、舍我其谁的勇气,他来到了法院干警负责的执勤卡口,开展新一轮的疫情防控工作。多日坚守在防控岗位上的王晨阳,值班时早早地就与组员一同在小区卡口站岗,为进出的居民测量体温,排查外来车辆,登记外来人员,做好每日记录台账。虽然工作内容简单,但事无巨细,他都一件件坚持做好。面对不配合身份查验、体温检测的居民,他能够耐心地做好解释,劝导他们配合防控工作。王晨阳表示,大部分居民都能主动配合,大力支持执勤人员的工作。 “虽然我还不是党员,但我一直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一天,执勤时寒风凛凛还下着大雪,但王晨阳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当天的大部分居民都很配合检查,有些群众还衷心地向他和同组干警说辛苦了,他说,那天天气虽然寒冷,整个人都冻木了,登记本上的字已经被冻得写的僵直不成笔体,但当他听到群众对他们表达的衷心感谢,他打心底感到暖和。
从警三年,王晨阳一直以警队的老党员们为标杆,无论是在日常安检岗位值班执勤、参与庭审值庭押解、还是配合参与执行任务,他从来都是坚决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力争做到尽善尽美。他说,作为一名司法警察,就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藏蓝在身,责任在心。在抗击疫情时期,他没有叫一声苦,说一声累,他时刻告诉自己,要坚守住岗位,为老百姓守住安全底线。
疫情期间,听到最让人动容的话不过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么可歌可泣,也没有那么婉转动听,但却似一股温润心田的力量在百姓的心中静静的流淌,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
这群在父母和同事眼中还未长大的“孩子”,已然成为了保卫百姓的铠甲勇士,他们在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奋勇向前,以责任和奉献丈量青春,用担当和无悔诠释忠诚,让无悔的青春在庚子之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