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决战时期,为保障民众司法需求,红兴隆人民法院已全面复工,基层各人民法庭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双柳河人民法庭严格执行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示精神,按照“不扎堆、不聚集、防感染、保复工”的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特殊岗位人员佩戴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上岗。坚持每日上、下班测量体温,做好登记,办公区域每3小时进行一次消毒,切实加强自我防护,确保万无一失。在接待立案窗口尚未开放的特殊时期,积极引导来访当事人采取电话预约、线上预约、邮寄等方式立案,最大限度减少正面接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保障民众的司法需求。
复工后的第二天,一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杜某通知法庭干警,要通过法庭变卖查封在第五管理区的205吨水稻产品。因杜某种植水稻面积较大,拖欠债务较多,一些债权人得知消息后陆续赶到水稻查封现场准备围堵粮车。法庭干警到达卖粮现场后,迅速稳控住混乱局面,经过3个多小时的耐心释法解疑,炮车有序的送粮上车,直至晚上九点多法院查封的205吨粮食全部装车过称完毕,变卖粮食总价款50余万元,执行回款37余万元,顺利结案2件。 双柳河人民法庭复工后,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守工作的岗位,特殊时期不畏疫情,勇作逆行者,一周共审、执结案件7件,零接触当事人网上立案17件,为辖区百姓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红旗岭人民法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案件执行,确保了公平正义不因疫情受阻,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红旗岭人民法庭自复工后全庭干警集思广益主动作为,形式多样开展执行工作,保证了执行工作平稳有序的开展。复工第一天法庭负责人孙明带领执行干警对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的案件逐案进行全面排查,线上充分利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点对点查询;线下灵活采用电话、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联系当事人,充分做好当事人的沟通解释工作。鉴于天气回暖,法院查封的水稻粮食产品已不便于储存。近日,法庭干警做好防护措施及时将查封的粮食产品变卖兑现,共变卖查封的粮食产品15万余元,两起执行案件圆满结案。
青山人民法庭按照院党组的工作部署,采取多元方式化解纷争。为了避免与当事人接触,最大限度的防患于未然,青山人民法庭通过微信视频审理了原告孙某与被告宋某追偿权纠纷一案。因该案被告方下落不明,通过与原告协商,在特殊时期,采用了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微信视频线上开庭,线下签笔录、宣判送达等程序,于当日进行了缺席判决,使该案圆满结案。
青山人民法庭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在不见面的前提下,促进疫情防控与案件审理两不误,4个工作日高标准、高效率的审结民事案件1起、执结执行案件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