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执行信息公开

 

不忘无私奉献初心 牢记兴垦报国使命 ——爷爷的北大荒故事

  发布时间:2019-07-05 14:52:00


    北大荒,它裹挟着流动不歇的风霜,于黑土上建起文明,从虚无中诞生丰满,它象征着文化的厚度,承载着历史的脚步,自然之苍莽,岁月之峥嵘,人力之伟大,成就其不朽的风景,震撼心灵的绝响!

    我今天要讲的故事是我爷爷那一辈垦荒人的故事,他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也并不慷慨激昂,却见证了老一辈垦荒人在北大荒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终书写出北大荒这厚重画卷上最雄浑苍劲的一笔,创造出这片黑土地上最难以磨灭印记的故事。

    我的爷爷是一名老铁道兵,上世纪五十年代转业后追随王震将军的队伍来到北大荒,成为这片黑土地上的第一批垦荒人。我小的时候,经常听爷爷讲起那个时候的故事。

    初见北大荒

    爷爷的家乡在江苏扬州,江南四月杨柳纷纷、春意盎然,而北大荒却是另一番景象。爷爷和战友们坐火车到达密山县连珠山镇,接着换上敞篷汽车前往八五四农场,四月的北大荒,地上还是硬邦邦的冻土,一路上只能见到稀稀落落的几处人家,汽车行驶在坑坑洼洼的沙土路上,车行缓慢,天快黑时才到达八五四农场场部,在场部简单地吃了顿大碴子饭,又连夜前往更深处。夜晚的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车灯的光划破夜空,周围寂静无声,山林、田野是如此,车上的人亦是如此,他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我们要面对的将是什么?未来又会是怎样?没有人能回答。到了连队,他们摸黑下车,没有灯,他们借着几点星光抱麦秸、打地铺,躺在潮湿的麦秸铺上解开背包,一路的风寒,一路的颠簸,年轻的小伙子理应头一挨铺就发出鼾声,可那个夜晚满屋子是人辗转反侧时铺草发出的索索声和不时传入耳中的叹息。这是一个人人心中难以平静的黑夜,是留?还是走?激烈地思想斗争在进行着,这个不平静的夜,决定了每一个人的一生,多数同志留了下来,也有人脚板擦油,逃离了北大荒。

    艰难困苦造就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的爷爷坚定的留了下来,最初他被分配到八五四农场先锋水库。到水库的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要动手盖窝棚,他们六七人一组到很远的山林里去,采原木、割树条、割棚草,一趟趟地运回大本营,搭床、支棚架、铺草,就这样,各式各样的窝棚成为荒山老林里别样的风景。人们像走亲访友似的在各窝棚间来回走动、观看、评论,欢笑声不时从窝棚里传出。热爱诗歌的人会在草棚前的大树上削下一块树皮,在树干上刻上小诗,爷爷还清楚地记得他们窝棚前的大树上刻着:“荒原老林边,草棚半间;六人住里面,蜜甜。”还有一首是:“解甲归田修地球,白手起家不言愁;住房没有自己盖,马架里面乐悠悠。”爷爷说:“现在有什么茶文化、酒文化,我那个年代流行的是草棚文化”。这样一群异乡人用扛枪打仗、赋诗作画的手握上锄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条件多么恶劣,都压不垮垦荒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与大自然搏斗创造北大荒精神

    为了从东方红的阿布沁河引水运木材到迎春,爷爷又投身到了挖运河的队伍中。运河宽10米,高2、3米,凭着一把钢锹,他们硬是要把从河床上挖出的厚厚的土甩到河岸一米开外去,这是一场人与大自然的搏斗。时间紧、任务重,为解燃眉之急,爷爷和战友们日夜轮番苦战,平日的喧闹声没有了,只有土块儿落地时沉闷的啪啪声和他们大口喘息的声音,北大荒深秋夜晚的寒冷来袭,日日夜夜轮番苦战的劳累来袭,同志们的心中却只有一个字——“干”!这里已经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上工下工,饿了,自己到食堂塞上几口,再干!实在困了,浑身粘泥倒在铺上合会儿眼,再干!工段里有几处草垡子地,是难啃的硬骨头,爷爷和战友们在北大荒十月寒气逼人的天气里,下身只穿一条单裤,把裤腿卷到大腿根,四人一组,两人拿着钢锹上垡片切割,两人拿着二齿钩在岸边钩住垡片,持钩人既要使劲拽住垡片,又要凭拽时的感觉,指挥垡片上的同志该往哪割。寒风吹在赤裸的腿上似针扎,站在刺骨的水中紧咬着牙还浑身打颤,只要三五分钟,腿脚就会麻木、僵硬地失去了知觉,这时岸上的人就得赶紧把他们拽上来,第二组的人又立即冲上去。就这样,一组接一组地轮番进攻,终于抢在上大冻前让运河全线贯通,爷爷和战友们为了把红松运到北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勇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他只是千千万万垦荒人中的一员,他默默地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这片黑土地。而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奉献,让这亘古荒原发生了巨变:大型现代化农牧场遍布完达山脚下、乌苏里江沿岸,昔日的北大荒成了祖国的大粮仓,北大荒在几代人前仆后继、披荆斩棘的奋斗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开发北大荒进程中,一代代垦荒人无私奉献的初心和兴垦报国的使命,它形成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我深深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黑土地,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光荣的司法工作者。今日的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法治社会,在我平凡的工作背后,是崇高的事业和神圣的使命。岗位虽然平凡,但我相信,只要能够不忘祖父先辈们无私奉献的初心,牢记北大荒人兴垦报国的使命,就能做好基层司法工作,用点点滴滴的奉献,为北大荒更美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王晨晨    

文章出处:牡丹江人民法庭    

 
 

 

关闭窗口